当前位置: 螨虫 >> 螨虫图片 >> 龙之子到底长得怎么样
龙,是中国的“图腾”,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,龙生有九子,九子不成龙,各有所好。比喻同胞兄弟品质、爱好各不相同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九表示极多。有一种说法,说这里并非指龙生了九子,而是泛指一个虚数。龙生九子是有出处的,不容混淆。
瞳墨艺术毛耀军老师,用普通的中性笔将传说中的龙之子一一描绘于笔端,毛老师的作品具有用笔果断肯定,线条刚劲流畅,黑白对比强烈,画面效果细密紧凑,对所画事物既能做到精细入微的刻画,深受广大美术爱好者的喜爱。
01
|龙子之狻猊|(suānní)
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。形如狮,喜烟好坐,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,随之吞烟吐雾。古书记载是外貌与狮子相似能食虎豹的猛兽,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。常出现在中国宫殿建筑,香炉上。
02
|龙子之嘲风|
相传是龙子之一。在中国民俗中,嘲风象征吉祥、美观和威严,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、清除灾祸、辟邪安宅的作用。在宫殿安置嘲风,也会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,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,宏伟与精巧的统一,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氛,能起到祛邪、避灾的作用。
03
|龙子之负屃|
相传是龙子之一。身似龙,雅好斯文,盘绕在石碑头顶。似龙形,排行老八,平生好文,因而甘愿化做图案文龙去衬托这些传世的文学珍品,把碑座装饰得更为典雅秀美。它们互相盘绕着,看去似在慢慢蠕动,和底座的霸下(即赑屃)相配在一起,更觉壮观。
04
|龙子之睚眦|
相传是龙子之一。豺身龙首,为龙和豺所生。古代史书记载其嗜杀喜斗,性格刚烈、好勇擅斗、嗜血嗜杀,而且总是嘴衔宝剑,怒目而视,刻镂于刀环、剑柄吞口,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。
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,所谓“一饭之德必偿,睚眦之怨必报”,报则不免腥杀,睚眦变成了克杀一切邪恶的化身。
05
|龙九子之囚牛|
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长子。平生爱好音乐。《治世余闻》有云:“囚牛,龙种,性好音乐。”传说囚牛是众多龙子中性情最温顺的,它不嗜杀不逞狠,专好音律。龙头蛇身的它耳音奇好,能辨万物声音,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,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雕像。
06
|龙九子之赑屃|
形似龟,好负重,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。
赑屃一方面为实用之物,用来做碑座,俗称“神龟驼碑”,另一方面,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。它的象征以“长寿吉祥”为依据,并带有地位级别、图腾崇拜、巫术崇拜等方面的涵义。
07
|龙九子之蒲牢|
传说人们报据其“性好鸣”的特点,据说它吼叫的声音非常宏亮,故古人常在钟上铸上蒲牢的形象。《文选.班固东都赋》"于是发鲸鱼,铿华钟"李善注引三国吴薛综曰:"海中有大鱼曰鍄,海边又有兽名蒲牢。蒲牢素畏鲸,鲸鱼击蒲牢,辄大鸣。凡钟欲令声大者,故作蒲牢于上。所以撞之者为鲸鱼。"后因以"蒲牢"为钟的别名。
08
|龙九子之蚣蝮|(gōngfù)
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是龙生的九子之一。好水,又名避水兽,头部有点像龙,不过比龙头扁平些,头顶有一对犄角。身体、四条腿和尾巴上都有龙鳞。
09
|龙九子之貔貅|
传说貔貅是龙的第九子,和龙、麒麟一样皆不存在与世间。且能腾云驾雾,号令雷霆,降雨开晴。相传还有辟邪挡煞,镇宅之威力。貔貅可招八方财,可聚宝,只进不出,能力特异。传貔貅因为触犯天条,玉帝罚他只许吃不许出。所以貔貅是以财为食的,纳食四方之财,肚子是个聚财囊,同时催官运事事如意。
10
|龙子之鸱吻|
平生好吞,殿脊的兽头之形是其遗像。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。在古代中国宫殿建筑中,五脊六兽只有官家才能拥有。部分民居会有小巧的鸱吻。鸱吻喜欢东张西望,经常被安排在中国宫殿建筑的屋脊上,做张口吞脊状,并有一剑以固定之。泥土烧制而成的小兽,被请到皇宫、庙宇和达官贵族的屋顶上,俯视人间,真有点“平步青云”和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的意味。
11
|龙子之饕餮|
相传是龙子之一。“饕餮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凶兽,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。它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。它是贪欲的象征,所以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。饕餮常见于青铜器上,用作纹饰,称为饕餮纹。
作者:毛耀军
中国新钢笔画联盟会员
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
工艺美术师
现工作地:浙江杭州.瞳墨艺术
想和大家说的话: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亩田
我钟情用纸为田、拿笔做锄、默默耕耘
不求开花结果
只为享受耕耘的过程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