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螨虫 >> 螨虫图片 >> 三个月不晒被万螨虫陪你睡原来
想必,大家经常会被网上流传的各种有关螨虫的说法吓坏!“三个月不晒被,万螨虫陪你睡?”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条传言。究竟,几个月不晒的被子真有这么脏吗?!最近,就有个实验专门对此进行了验证,究竟实验者是如何找到上百万只螨虫活体?实验结果又是如何呢?
实验要验证这条传言究竟是否真实,首先当然是要找到一条最邋遢的被子,大学宅男的宿舍绝对是最好选择。该实验从宿舍里征集到3条堪称“极品”的被子——少的1年、多则已经有3年没见过阳光了。不仅被套条条泛黄,甚至抖一抖全都是灰,闻起来还有一股酸味。
在收集到用于实验的被子之后,实验者随机剪下被子一角,放到了显微镜下,一层一层仔细观察。结果,在这三块各0.01平方米的被角中,只发现了1只螨虫,按比例推算到一床3平方米的单人被,螨虫数量估计就只。
随即,实验者开始用大功率吸尘器在被子上提取螨虫,依然没有发现螨虫的踪迹,这个结果和网传的百万级螨虫的数量大相庭径。难道“三个月不晒被,万螨虫陪你睡?”仅仅是一个流言吗?
实验者表示这可能和取样有关,因为螨虫始终处于活动当中,所以显微镜下没有捕捉到也是正常的。
有关螨虫的知识实际上,螨虫每3天就会繁殖出下一代,数量翻一番。螨虫的体型在0.1—0.5毫米之间,肉眼难辨,即使你瞪大眼睛,也只能看见一个小白点。被子里有多少螨虫因人而异,像南方这种温暖潮湿的环境,不注意个人卫生,螨虫数量达到百万级别,也是有可能的。
螨虫有5万多种,家中常见的有四十几种,10多种能致病,比如粉尘螨和屋尘螨。80%左右的过敏患者是因尘螨引起的,比如过敏性鼻炎、结膜炎、湿疹、荨麻疹等。另外,螨虫的尸体、分泌物、排泄物,都可能成为过敏源。
如果你自以为不是过敏体质就不用担心螨虫,那就错了。如果环境中有螨虫过敏源,人体摄入会不断累积,即便不是过敏体质,时间长了也会出现过敏症状。
怎样晒被子才能有效杀螨?---坊间对付螨虫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太阳暴晒。但有日本专家说,太阳光只能杀死3.8%的螨虫。到底是不是呢?
实验者把实验设定了夏、秋两种季节模式——
模式一:夏天晒薄被子实验当日气温39℃,晴,将半斤重的蚕丝空调被平铺放入透明塑料收纳箱中,将大约10万只螨虫均匀撒在蚕丝絮中,持续暴晒4小时。结果,10万螨虫基本阵亡,被子最底层虽有一只存货,但也奄奄一息。
模式二:秋天晒厚被子实验当日气温25℃,晴,被子是一条6斤重的蚕丝冬被,其他实验条件相同。
4小时后,显微镜下,冬被上虽然能看见不少螨虫的尸体,但活蹦乱跳、跑来跑去的仍有不少,基本上这种温和的阳光只能杀死7成左右的螨虫,存活下来的螨虫“精气神”还算不错。
所以说,“太阳只能杀死3.8%的螨虫”的说法是错误的,夏天晒被子,效果很明显,但在日照不够的秋冬季节晒被子,效果就大打折扣了。
专家表示,在秋冬季,可以给被子套一个黑塑料袋,相当于创造了一个高温“桑拿房”,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杀螨效果。
紫外线杀不死螨虫?---有人认为,太阳之所以能杀死螨虫,是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。
那究竟紫外线真的靠谱吗?
通过实验了解,靠紫外线短时间照射并未能杀灭螨虫,“螨虫适宜生存的温度是25℃左右,湿度为65%—80%,这也是螨虫在春秋最猖獗的原因。”专家说,杀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晒太阳,但绝不是因为紫外线,而是温度——螨虫在50℃以上的温度下就大量死亡,更重要的是让被子湿度下降,使得螨虫脱水而死。所以,市面上各式紫外线除螨仪等,只是商家的一个噱头。
而刚晒好的被子,总有一股好闻、温暖的“太阳味”。
有人说:这其实是螨虫晒死后的尸臭。
其实,螨虫绝大部分组成都是水,所以即使被阳光烤熟了,也不会产生任何气味,“太阳的味道”有可能就是“紫外线和臭氧”的味道。
小贴士
螨虫喜欢居室里的阴暗角落,所以房间的通风干燥有利于除螨。
平常需要多打扫房间,清理灰尘,晒完的被子也要多拍打,或用吸尘器吸尘。
如果阳光不好的时候,可以通过喷洒除螨药剂,超过60度的热水清洗被褥或者用电熨斗熨烫的方式来除螨。
更多精彩内容推荐回复“11”:教你如何给房间降温,夏天不用开空调也超级凉爽
回复“12”:饭后吃它,可大量排出体内致癌物质
回复“13”:家长须知:宝宝走丢后怎么办
回复“14”:鸡蛋壳千万别扔,16种妙用告诉你
回复“15”:一个易拉罐将家里wifi增强一倍
回复“16”:祛斑小偏方,教你快速去掉脸上的斑
回复“17”:孩子发烧怎么办?这11条退烧方法,立竿见影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