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螨虫 >> 螨虫介绍 >> 戴口罩就可以不擦防晒了吗皮肤科医生告诉你
近年来,“光学老化”现象被营销号和美妆社交媒体广泛报道,让爱美的小仙女们“闻光色变”。6月将至,重庆即将迎来夏天的高温和暴晒,不少小伙伴决定“不擦防晒不出门”。
不过最近,市民黄佳玲就因为防晒问题感到苦恼,自己上班时经常要在户外走动,因为怕晒黑每天都要擦防晒,但按照公司要求上班时间都佩戴口罩,这让她下半张脸变得十分油腻,还长了几颗痘痘。
通过和同事朋友的交流发现,同样的“遭遇”并非她一个,有朋友告诉她要选择清爽一些的防晒产品,也有朋友建议戴了口罩下半部分脸就可以不用再涂防晒。
出门戴口罩要不要进行防晒?该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晒产品?18日,重庆晨报·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皮肤科医生,看看专家怎么说。
是否需要防晒:
口罩不能完全阻挡紫外线
“正所谓,饭可以一日不吃,防晒不可一日不做!”医院江北院区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廖军表示,口罩不能完全阻隔紫外线,太阳会把我们晒红、晒黑、晒老、甚至晒致癌……所以,即使戴了口罩也需要防晒。
廖军介绍,如果涂了防晒戴口罩容易长痘痘的话,应该选择防晒乳液或者稀薄清透的化学性或混合性防晒霜,这样可减少毛孔堵塞和粉刺的形成,不易涂抹到的地方可选择防晒喷雾。
同时,市民可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选择较轻便透气的一次性口罩,并且定时更换,适当减少口罩与皮肤的接触时间,在室外,空旷人少时,可以择机摘下口罩,让皮肤透透气。另外,在更换口罩的间隙可以用吸油面纸吸附面部多余的油脂。选择质地较轻盈的舒缓保湿产品,口罩遮盖区域避免使用封闭性过强的油膏状、粉霜状护肤品和彩妆品。
廖军提醒:除了做好预防,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限制高糖和油腻饮食及奶制品;科学护肤,避免过度清洁、忌抠挤和搔抓;少吃刺激性食物,不熬夜、多喝水、多摄入蔬菜水果;避免过度焦虑。
选择防晒产品:
品类太多选择难
随着现在人们对于防晒意识的不断提高,防晒产品也跟着水涨船高,不但销售连年递增,各种品类也是五花八门。
记者打开某电商平台发现,部分“头部产品”月销量可以达到几万至十几万单。美妆淘宝店店主
小雄家韩妆代购告诉记者,目前市场上有上百种防晒产品,按照知名度和销量来说,处于“头部地位”的产品就有几十种。随着大家防晒意识的提高,现在不仅是夏天,就连冬天防晒产品依然畅销。为了满足人们的防晒需求,商家推出各式各样的防晒产品,如防晒喷雾、防晒刷、防晒慕斯、防晒丸、防晒棒等。
品类太多,就带来了选择难题。廖军介绍,防晒产品的选择要看看自己的肤质,中性、油性肌肤可选择防晒乳液或者稀薄清透的化学性或混合性防晒霜,可减少毛孔堵塞和粉刺的形成;干性和敏感性肌肤建议选择偏油脂厚重的物理性防晒霜(一般主要含二氧化钛和氧化锌),耳前或颈部先小面积使用,不过敏后再大面积使用。
另外,选择防晒产品也要根据自己身处的场合选择:日常生活及工作以室内为主者:选择SPF15,PA+就可以了;以室外为主者:无斑的普通人群:选用SPF25,PA++;有斑或面色白皙者,选用SPF30,PA+++;若在海边、雪山、高原等,选用SPF50+,PA++++。
廖军介绍,6月以内的婴儿不建议使用化学性的防晒剂;6月以上的婴幼儿也以物理性防晒方法为主,可以适量使用化学性的防晒剂,选择防晒指数SPF10、PA+以内就可以了,应选择配方尽量简单的儿童防晒剂。孕妇需在医生评估后,使用配方简单的防晒产品。
新闻纵深
夏天皮肤容易出现哪些问题?该怎么预防?
夏季是皮肤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,蚊虫叮咬、湿疹、过敏、皮炎、烫伤等众多皮肤问题频发,那我们该如何预防,杜绝夏季皮肤问题出现呢?
1、要彻底清洁凉席。夏季气温不断升高,人们开始使用凉席了。在使用之前,要进行彻底的清洁。建议先用热水烫洗,然后在阳光下进行暴晒,可有效杀灭席中的螨虫。
2、要去除致病因素。如尽量避免热水洗烫、不要过多使用肥皂、切勿用力搔抓,不可自己使用外用药物等等。本身是过敏体质的人,还需要不断加强身体锻炼,努力提高免疫力水平。
3、要加强皮肤保护。炎热夏季外出旅游时,要注意做好面部皮肤的保护;建议戴上浅色宽边帽子或打上遮阳伞,戴上深色防紫外线眼镜;尽量不到树木茂密处,最好穿长衣长裤,防止蚊虫、毒蛇咬伤。
4、要注意放松心态。特别是湿疹、皮炎患者在生活上,要注意放松心态,避免精神的过度紧张与身体的过度劳累;注意劳逸结合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平时保持大便通畅;尽量不要参加会导致过度紧张与焦虑的竞赛类等活动。
5、要注意个人卫生。彻底清除家居中的灰尘碎屑;要勤换衣被。衣被尽量使用纯天然材料制作,如纯棉织品等,减少使用化纤材料制作的衣服。
6、饮食要新鲜清淡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,做到新鲜清淡;注意不要食用辣椒、鱼、虾、蟹或浓茶、咖啡、酒类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。还有如泥螺、苋菜等含有较多的光敏性物质,可以提高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,故也要尽量地少吃。
重庆晨报·上游新闻记者宋剑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邮箱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deyishus.com/lkyy/4301.html